有了航运,澳大利亚的锂矿资源才能在加工后,运到宁德时代的工厂制成电池;有了公路铁路网,义乌的彩灯才能在长途跋涉后装点欧洲的圣诞树;而有了管道,西伯利亚的石油才能顺利流向东北大庆。我们常说,中国用了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的几百年。而这令世界惊叹的变化背后,正是一条条遍布世界的供应链连在一起的结果。
站在世界格局巨变的2022年,“供应链”这个词前所未有地被推到我们面前。苹果以后是否还会在中国生产?我们的制造业能否继续保持优势?供应链转移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会有什么影响?这些在以前不成问题的问题,成了当下许多人关心的悬念。为了找到答案,我们干脆顺藤摸瓜,深入了解了“供应链”的前世今生。从1982年出现到现在,关于供应链这个名词,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定义,如果非得总结一下,它指的是产品从生产到交付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企业、信息等构成的网络。比如你要开个奶茶店,总得知道茶叶去哪买、珍珠哪里便宜、封口机哪家最靠谱,都搞好了,那你就是管理好了你的奶茶供应链。
在现代社会中,几乎所有商品,都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供应链的概念。而它通常又跟全球化密切相关。你身上的优衣库,很有可能布料来自山东,成衣来自越南,你正在拿着看视频的手机很可能是在郑州或是昆山的富士康组装的。其中的芯片是在日月光封装,在台积电代工,而代工所用到的高纯度硅来自日本,硅石原料可能又来自巴西。
供应链真正意义上连接了世界各地,也让生意变得更加逐利,哪里的成本更加便宜,就往哪里去。这么复杂的供应链,当然不是一天建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