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企业都看好智慧物流的未来。12月10日,美国财政部把包括3名中国公民及商汤科技、大华科技、海康威视、科大讯飞、旷视科技等中国先进科技列入“制裁清单”,尤其对商汤科技实施限制投资。巧合的是五家科技都在智慧物流领域推出相关服务产品。而近年来,中国科技企业在制造业供应链前端的发力,自然不容任何人小觑。
商汤:移动物体识别系统
2017年,在人脸识别、AR等人工智能多方布局、多面研发的商汤科技,首次将目光转向交通运输领域,同汽车巨头本田签订合作协议,为其开发“移动物体识别系统”。该项技术是自动驾驶的核心所在。涉足无人驾驶,为其之后开发物流功能应用打下基础。
2018年,传化智联、华域视觉,包括合作已久的世界顶级芯片与数据研发商——英特尔,纷纷同海康威视进一步加深合作,后者在机器人和系统的基础上,开始提供集成的智慧物流管理解决方案。以传化智联为代表的智慧物流园区运营方案,从公路港模式到全国建网,业务布局已涵盖30个省市自治区以上、40余个行业,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%-40%。
科大讯飞:牵手快递龙头,介入能源物流
2018年7月,德邦快递“智能语音交互系统”上线运行,通过引入AI语音技术,提升用户体验、降低人力成本。技术提供方科大讯飞因此打入物流快递行业。2020年9月,科大讯飞携手远东控股,以自有人工智能领先技术结合线下产业智慧资源,延展在新能源新基建等领域的触角。
2018年4月8日,旷视科技宣布全资收购物流机器人三甲公司——艾瑞思,大规模复制落地机器人智能仓储物流,并于宁波落地机器人生产线,由此将进军千亿级别的智慧仓储市场。2018年7月,安徽芜湖率先建立于旷视科技的合作关系,共同建设智慧物流研究院等项目,开启旷视物流方案的ToG模式。2019年1月,旷视科技在业内首推人工智能物联操作系统——河图(HETU),以将本增效的技术手段,迎合当时物流行业的痛点,提供智能管理一站式服务。
大华科技主要研制车载智能分析主机,集纳音视频监控、行车记录、DSM、ADAS、北斗/GPS定位等多功能于一身,实现车辆司机行车状态检测、路况辅助预警、调度系统、视频监控等相关保障。2021年3月4日,大华科技签约圆通,上马双向维度的合作。利用各自产业优势,基于机器视觉、人工智能,推进智慧内场操作监控、智慧月台、智慧外场管理系统、无人分拣设备等智慧物流系统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