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东新的“快运之王”
时间:2022-09-13 08:14:04

半年前,市场上爆出京东收购德邦的传言,业内普遍认为,此举将补足京东在快运领域的短板。
半年后,收购案步入尾声,京东的快运实力,也出现爆发式增长趋势。
有媒体发布《2022中国零担排行榜》,总体来看,快运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,大洗牌正在加速。最亮眼的依然是顺丰。
数据显示,2021年,顺丰快运实现了302.3亿元的营收高峰。而除了排名第一的顺丰之外,京东已经展露出了对顺丰的有力竞争优势
。在排行榜中,第二名是“黑马”跨越速运,全年收入达到113亿元,第三名是德邦快递,全年收入为106.8亿元。熟悉京东物流的人知道,上述两个巨头,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被京东收购并控股。除了这两家之外,京东自身的快运业务,排到了行业第六名,年收入达到67亿元。
这样来看,在当前的快运市场中,排名前六的玩家,有三家都属于京东阵营,综合计算,京东系的零担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86.8亿元,直逼行业第一。
并且除了大举并购之外,京东快运自身的实力也在最近一年的发展中,得到了快速提升。
据悉,相较去年,京东快运的名次提升速度飞快,从2021年的第16,跃升至今年的第6名,上升了10个名次。
8月23日,京东物流公布2022年Q2及上半年业绩。上半年,京东物流营收达586亿,同比增长20.9%,实现稳健增长并远超行业增速;二季度调整后的Non-IFRS净盈利达2.1亿元,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.7%提升为6.2%,业绩表现超市场预期。
其中,来自快递、快运等标准化产品在内的其他客户收入,同比增速达41.6%。
京东快运的快速增长,给整个快运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。
相较于大众熟知的快递,快运行业的知名度似乎不太高,但这一点也不影响竞争的激烈程度。
以行业第一“零担之王”的宝座为例,在早期的快运市场中,一直是德邦一家独大的局面。比如在2017年的排行榜中,德邦年收入达到107亿,而第二名安能物流仅为37亿,二者之间的差距是70亿。
但是随着顺丰快运、中通快运、百世快运等新玩家的入局,零担快运行业格局大变,德邦不再一家独大。
2020年,顺丰快运超过德邦,登顶行业第一;2021年,安能物流再次击败顺丰快运,成为新的零担之王。两年之内,三次易主,足见竞争烈度。
数据显示,在2021年中国零担快运的市场规模就已突破万亿。艾瑞咨询估算,到2025年,中国零担市场规模为2万亿元。
纵观国内整个公路运输市场,快递、零担快运和整车在2020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0.8万亿元、1.5万亿元、2.5万亿元。经过数据对比,可以看出快运市场的规模,接近快递市场的两倍。
但是和快递业的巨头加速整合不同,在快运市场中,巨头的集中度和整合度还处于初级阶段。
数据2021年底,我国快递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0.2%,意味着市场中的前八位选手占据了超过80%的市场份额。
而对比来看零担快运市场,据业内数据统计,2020年中国零担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美国市场的5倍。而美国的前十大零担企业的市场份额为74%。而同期,国内前十大零担网络的市场份额仅为5.7%。
市场规模大,市场集中度低,市场参与玩家数量众多,这样的格局对于头部企业来说,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,自然引得巨头们争相入局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德邦快递这个曾经的“快运之王”,最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。
更不用提海外市场的竞争了,极兔、菜鸟、顺丰、京东等玩家,纷纷入局。去年出售国内快递业务的百世,也在今年加速了海外市场的布局。
总的来看,在整个大物流行业中,巨头们逐渐把触角延伸至各个细分赛道,试图在“内卷”的快递市场之外,找到新的路途。
而在巨头们集体扩张的过程中,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,无论在哪个赛道,只有能解决物流和供应链难题,能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玩家,才能在新一轮物流战争中领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