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1日,在双11这个让快递人又爱又恨的日子里,安能也选择此日香港上市,成为“港股快运第一股”。不知安能的高层是否还有一个未了的快递梦。2018年安能快递折戟沉沙,随后聚焦零担主业,方走出阴霾时刻。截至收盘,安能物流破发跌2.88%,总市值157亿港元,折合人民币129亿元,高于德邦同日107亿元的市值,上市募资将用于在战略地区兴建、升级和潜在收购核心枢纽、投资干线运输车队、科技创新等。继快递之后,国内零担行业已经从高度分散的发展格局向头部聚拢,安能物流的上市无疑会加速这一进程,推动行业的整合。对于安能物流来说,上市只是一个开始。安能董事长王拥军表示,希望安能的下一个10年,可以将整体市场份额提升到10%-15%,也就是说,至少还有六七倍的成长空间。
安能物流作为中国最大的快运网络之一,在服务覆盖和运力方面有较大优势。截至2021年4月30日,安能物流在全国拥有近151个自营分拨中心、29400多家货运合作商和代理商,快运网络覆盖中国约96%的县城和乡镇。安能物流将自己定义成货运合作商平台模式,即自己直接运营和控制关键的分拨和干线运输环节,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负责自费投资运营网点,并提供支线服务、揽件及派送服务。数据显示,从2018年到2021年4月,安能物流货运合作商从4700名增加到7000名。
零担是安能的活字招牌,主营运输业务,受益于万亿级的市场蓝海,安能跻身零担赛道的前列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这也吸引着不少新企业的跨界入驻,如快递头部企业中通、百世和韵达。在细分的零担赛道比较耳熟能详的则是德邦快递,作为老牌零担企业,在2018年上市,被称为“零担快运第一股”,而作为新晋及头部的安能,自然被拿来作比较。与其不同,安能选择了“轻资产+网络化”的模式,通过零担快运网络和信息技术平台整合,打造零担快运加盟网络。或许正是因为作为新兴零担物流代表,区别于老企业的不同模式,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,获得资本看好。在过去的十年中安能获得了多轮融资,获得了包括大钲、凯雷、鼎晖投资、CPE、新创建、平安、高盛及伊利等;在最新一轮融资过后,前三大股东为Max Choice、大钲资本和鼎晖。当下,国内零担行业已经从高度分散的发展格局向头部聚拢,安能物流的上市无疑会加速这一进程,推动行业的整合。不能否认,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前提下,安能的压力会增大,但安能物流作为快运行业的龙头企业,早已经积累下了相应的先发优势、规模优势等优势。